朱元璋战阵画像
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喜欢对对子,人称其为“对联天子”。
朱元璋于元朝末年出生在濠州钟离村(安徽凤阳东小李庄)的赤贫之家,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牛。那么,他的文化是从哪里来的呢?一说是他小时候曾经上过几天私塾,一说是他的母亲有些文化,曾经教过他,还有说他跟着老婆马皇后学了不少知识。其实稍微留意一下历史资料就会知道,朱元璋的文化知识应该是他在长期的斗争生涯中慢慢积累起来的。
朱元璋得了大才子李善长后,把他留在自己身边让他掌管文事,李经常给朱元璋讲授历史文化知识。朱元璋脱离郭子兴后,大儒陶安前来投奔,朱元璋也经常向他请教。朱元璋求贤若渴,常招揽一些饱学之士,从他们那里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。《皇明典故纪闻》里说朱元璋:“日令二人进讲经史,敷陈治道。”可见他对学习非常上心。后来,朱元璋系统学习过“五经”,宋濂单独为他讲解过《左传》,陈南宾给他讲过《洪范》,许存仁为他讲过《孟子》。戎马倥偬中朱元璋有空就读书,如《天璜玉牒》载:“四鼓而兴,未明而朝,日昃始罢。稍间辄与诸儒讲论经史,晡时复听政,至昏乃还宫。”
从传下来的《训太学生敕谕》中可以看到朱元璋的一些水平:“恁学生每听着:先前那宗讷做祭酒呵,学规好生严肃,秀才每循规蹈矩,都肯向学,所以教出来的个个中用,朝廷好生得人……若先前贴了票子,有知道的,或出首,或绑缚将来呵,也一般赏他大银两个。将那犯人凌迟了,枭令在监前,全家抄没,人口发往烟瘴地面。钦此!”这篇敕谕粗糙浅陋,大白话一篇,完全出自皇帝本人天性,不可能是他人替笔。
朱元璋像
关于朱元璋爱对对子,民间有许多传说。
朱元璋9岁那年给地主放牛,一天他和几个孩子饿极了,便把地主家的一头小牛杀吃了,完事之后咋给地主家交待呢?他指挥小伙伴们把牛骨和地上的血污处理干净后,把牛尾巴牢牢插进山崖间的石头缝里,回去向主家报告说,小牛调皮钻进山缝里了,怎么也拉不出来。地主到现场一看,果然见石缝间有牛尾巴,接下来的故事有两种说法:一说是地主上前去拉住牛尾巴想救牛,拉不出来,拉得急了小牛在石缝里发出哞哞的叫声,地主无奈只得做罢。另一种说法是地主到现场一看,知道是这几个穷小子捉弄他,抄起鞭子把这几个孩子往死里打。关于这段经历,后来大将军徐达还与皇上朱元璋对对子取乐。徐达的上联是:“小牛钻山洞,尾巴在外;”朱元璋的下联是:“老爷打重八,脑壳当先。”
朱元璋十七岁那年,他的父母与哥哥都饿死了,朱元璋为求活命到皇觉寺当了和尚。一天,一位秀才到寺里来玩,见寺旁边田地里有几个尼姑挑着庄稼往坡上走,便出了上联想戏弄朱重八,他说:“师姑田野担禾上(和尚);”朱立即回怼道:“美女堂前抱绣裁(秀才)。”如此利索的答对让秀才对朱重八再也不敢小看了。
后来,灾荒更严重了,皇觉寺里也待不下去了,朱元璋只好外出当了游方僧人去化缘。有一天他来到河南汝州一处村庄,恰逢一家老员外做寿,其家人把饭食拿给朱元璋打发他。朱元璋实在是饿极了,见了可口饭菜立马大吃起来,由于吃相难看,员外老爷出了一联骂他:“呔!尔小子肮肮脏脏,进门就吃,又夹菜,又扒饭,好似馋猫偷食;”朱元璋受了擦瓜,头也不抬,边吃边说:“呸!你老瞎颠颠倒倒,开口便骂,不通情,不达理,犹如恶狗伤人。”那员外一听,虽然挨了骂,但心里对这个其貌不扬的要饭花子立即产生了好感。
朱元璋真像
朱元璋经过三个月大战攻下南京城后,为了补充兵役,贴出告示征集人才,安排杂役。一天朱元璋到一处驿馆视察,见杂役人员中有一六七岁的孩子,便喊那孩子询问,得知他只有七岁,是替父服役。朱元璋心想,征收这么小的孩子来服役,百姓会怎么看待他的义军呢?他见这孩子谈吐文雅,像读过书的样子,便笑着对他说:“我出一上联,你若能对出下联就放你回家如何?”那孩童点点头一点儿也不害怕。朱元璋说:“七岁儿童当马驿;”那孩童想都没想,张口就说出了下联:“万年天子坐龙廷!”
朱元璋一听真是大喜过望,当即“蠲其役”。这还不算完,后来朱元璋进一步调查后又免除了他一家人的徭役,并让这孩子继续学习,将来为国家效力。但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,正是这孩童的下联,让朱元璋从此有了“对联天子”的美称!